(资料图)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8月26日,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粮食安全与农田绿色发展”,围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盐碱地资源普查与开发利用技术模式创新、育种科技进步与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等议题,开展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解读和交流研讨。
中国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会上指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今后一个时期,应将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汇聚强大力量推进。要着眼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明确“以水定地科学开发、集约配套系统开发、适度有序分类开发、建管并举长效开发、多方参与合理开发”五大原则,重点在“拓、扩、提、促”四个方面做文章。一是通过工程建设拓水源,合理统筹调配流域间、区域间的水资源,有力支撑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二是通过土地整理扩面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分类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有序拓展盐碱地资源空间;三是通过技术集成提质量,因地制宜集成应用农艺、品种、管理等技术模式,整体提升新开发耕地地力水平;四是通过创新机制促开发,着力破解资金、技术政策难题,凝聚多方力量,推进要素集聚、政策集成、力量集合。
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尹成杰提出,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是树牢耕地安全底线思维,加大耕地守存扩增提质力度;二是牢固树立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利用安全、环境安全、置换安全、防灾安全等六大安全底线思维;三是以耕地安全底线思维,从战略高度全方位全环节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制度性安排;四是以耕地底线思维,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良田非粮化”,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加快盐碱地综合治理和边际土地合理利用,建立粮食安全耕地后备区,强化耕地守存扩增提质科技支撑和投入支持。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表示,面对大国小农、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精打细算利用好每一块土地,做到惜土如金、地尽其用,要从保数量、提质量、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三个方面让有限的耕地发挥最大价值。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提出,面向未来,应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为全球多样化的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大盐碱地综合利用商业模式创新,吸引广大盐碱地治理上下游企业投资盐碱地、获益盐碱地,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把盐碱地变成金山银山。
本次大会以“主会场+分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上连线了山东东营和吉林长春分会场,对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进行交流。会上发布了《全国盐碱地科学利用发展报告2022》,并推出了盐碱地综合利用十大技术模式。
会上,还设置了“黑土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前沿”“耐盐碱作物选育与投入品技术创新”“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三个专题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以及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进行了交流研讨。
关键词: